微信视频号

企业视频号

微信公众

联系我们

文件下载

在线留言

连续两年营收增长35%!杭海数字新城这家公司深耕细分赛道,走出“小而美”高质量之路

浆工艺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对隧道结构的稳定、周围岩土的变形控制等起到关键作用。如今,在浙江台州三门的一个施工隧道里,一台全自动锚杆灌浆机正在开足马力工作。

这套全自动锚杆灌浆施工系统创新运用循环注浆工艺,为全国首创,其研发公司就来自于杭海数字新城的浙江河广物联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也在近日成功通过“2024年度第一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河广物联网由于产品均是特种设备,几乎一半的员工都跑在外面,或是在山洞隧道、港口码头,亦或是海外,进行设备现场交付测试。而留在公司的员工,正忙着“头脑风暴”,从事产品需求的挖掘、开发和落地生产。

 

河广物联网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公路交通、水利、铁路、隧道等自动化仪器、机械桩基施工记录仪、检测仪、软件处理工程物联网云平台的研发、制造及销售。2021年,公司入驻杭海数字新城。

 

“今年四五月份特别忙,我们的研发团队为了攻克传统锚杆注浆对人为施工要求特别高的弊端,夜以继日,终于研发出了全国首个全自动锚杆灌浆施工系统。”河广物联网产品经理朱勇城介绍,“传统锚杆注浆作用在不同强度的岩体上时,施工的质量效果难以监测。采用我们这套系统既能监测施工质量,还能对围岩等级进行勘测复查。”

 

工程施工差之毫厘就是偏之千里。一个数据的差错,就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岩土桩基作为工程建设中最基础的环节,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岩土桩基在业内一直被称为一项‘隐蔽工程’,不严加监管就容易出现偷工减料、野蛮施工等问题,且质量评价必须等到施工完成,速度相对滞后。”朱勇城说道,“而河广物联所做的,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应用物联网、北斗定位、大数据等技术,在传统基建装备上面配置多个传感器,来感知工程建设所有的动作和施工质量,实现数据记录、采集、测量等最终在一个可视化平台呈现,让工程变得不再“隐蔽”。”

 

入驻杭海数字新城三年时间,“全国首创”这个词对河广物联网来说已不陌生。由于岩土桩基这个赛道较为“小众”,因此公司一半以上的产品均是“全国首个”,填补了多个行业空白。目前,公司自主研发了经典系列、智慧系列等四大产品系列,深层搅拌桩、scm工法桩等20余项工艺工法,产品线全、市场占有率高,覆盖全国各个省市,远销东南亚、俄罗斯、非洲、中东等地。

 

眼下,科技创新正持续塑造河广物联网的核心竞争力。国内的港珠澳大桥、成都天府机场、北京地铁,国外的老挝南欧水电站、越南第一条高速公路……都有河广物联网的助力。截至目前,河广物联网参与高速公路项目5000余千米,参与铁路项目3000余千米,参与水利大坝项目50多项。

 

发展势头好不好,数据最能“说话”。“作为一家年轻的公司,我们已经连续两年实现整体营收增长35%,每年研发占比达到营收的27%,做到了行业细分领域头部。”朱勇城说道,接下来,河广物联网将始终坚持在细分领域里做到“小而美”,在数字化改革浪潮下,专注工程建设智能物联全流程服务,赋能中国智能建造。